聯系人:肖經理
電話:0755-23197339
傳真:0755- 29859300
手機:13828771664
郵箱:aotuoshi@atus.email
地址:深圳市光明區公明街道上村社區蓮塘工業城B區第19棟101、第20棟
M131W型外圓磨床在使用過程中,液壓系統常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。這些故障現象不同,原因復雜,如不及時排除,不僅直接影響生產任務的完成,同時還會使機床的技術性能迅速下降。下面僅就16種典型故障介紹一下經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排除方法(由于內容太多,在此僅列出前八種,后續會補上)。
一、故障現象;機床停用一段時間后,一旦開車工作時,液壓工作臺快速向前沖出一定距離。
產生原因:機床停止工作后,液壓缸內進人多量的空氣。
排除方法:可對液壓操縱箱進行簡易改裝,使機床在停止工作時,空氣不致進入液壓缸中。
二、故障現象:液壓泵停.止工作時,手搖工作臺十分困難。
產生原因;液壓泵停止工作后,換向杠桿被撥到了另一方向,因此,液壓缸兩腔的連通回路被導向閥堵住,使液壓缸兩腔油路不能連通。
排除方法:
①將換向杠桿再撥回原來的位置。
②增加互通閥,使液壓泵停止工作后液壓缸兩腔互通。
三、故障現象:工作臺導軌經常拉毛。
產生原因:潤滑床身導軌的進油口系開在床身導軌的中部,因而使導軌兩頭很難得到潤滑,特別是在切入磨削工作時,此現象更為嚴重。
排除方法:將潤滑床身導軌的進油n改開在床身導軌的兩頭處即可。
四、故障現象:液壓系統壓力凋至0.9Mpa時,電動機就超負荷。
產生原因:原機床液壓泵的控制電動機功率過小。
排除方法:將原來電動機功率加大至1.1KW
五、故障現象:工作臺皆軌潤滑油量和壓力不穩定。因而使工作臺導軌的潤滑狀況不正常.且工作臺導軌的浮起高度也經常變化。
產生原因:潤滑油穩定器本身的結構存在著先天不足的設計缺陷。
排除方法:適當改進潤滑油穩定器的結構一叮將原有的靜止阻尼裝置(系指阻尼小孔)改為浮動阻尼裝置。
六、故障現象:工作臺在低速運動時有爬行。
產生原因:
①空氣侵入液壓系統。
②導軌的表面粗糙度不好或太好。
③淤軌面的油膜太薄或受到局部破壞。
④導軌精度不好,平行度和扭曲度誤差太大或液壓缸中心線同導軌不平行。
排除方法:
①加強液壓元件,保證各運動部分的密封裝置有合理的配合間隙,緊固管接頭和保證吸油暢通,同時可在工作臺液壓缸和磨頭進給液壓缸的最高點增設排氣裝置。
②修復導軌的幾何精度,精確校正液壓缸中心線與導軌的平行度,使之符合規定要求。
③表面粗糙度值高會使各處油膜厚度不勻,導軌運動時各處阻力就不同;表面粗糙度值如果太低 ,就不能形成油洼而產生真空,使導軌干摩擦。應進行刮削或采取其他措施以保證合適的表面粗糙度。
④切油膜太薄是由于潤滑壓力太低或油量太少,所以應適當調節.另外,新刮研的導軌面有刀痕或毛刺,使局部油膜受到破壞,增加了摩擦力,因此,應在新刮研的床身導軌面上涂一層很薄的氧化鉻,然后用人力將工作臺推拉對研十幾個來回,稍微拋光即可。
⑤工作臺低速爬行如果是單方向的,一是由于潤滑油量在導軌全長上分配不均勻,一頭多一頭少、導軌運動時兩頭摩擦阻力不一樣。二是由于床身縱向安裝水平誤差太大.液壓缸內又侵入空氣,工作臺低速下滑時,受液壓力和下滑力的作用,空氣分解產生單方向的爬行。針對上述情況,可重新凋節導軌兩端,使潤滑油量均勻,并搞好機床的安裝水平。
七、故障現象:工作臺換向精度差
產生原因:空氣侵入液壓系統,導軌潤滑油太多,使工作臺處于浮動狀態,所以工作臺換向時倒退量大。另外,空氣侵入液壓系統還會造成先導閥的制動位置變動,致使換向閥同先導閥的動作不諧調。
排除方法:按前述故障(六)的辦法防止空氣侵入和排除空氣。如先導閥配合問隙太大,則應修研閥孔,重研閥芯,保證閥芯和閥孔的配合間隙為0.008mm-0.012mm,仔細調節換向閥、光導閥,使之動作諧調。
八、故障現象:工作臺換向沖擊量大(超過0.2mm)。
產生原因:換向閥移動速度太慢,由于慣性作用,使工作臺向前沖,有時是由于導軌潤滑壓力太高、潤滑油流量太大,工作臺運動阻尼小。
排除方法:
①如果采用改進前的GY24型操縱箱,因換向閥兩端無快跳孔。故應按改進后的GY24型操縱箱的結構進行改裝。另外,應仔細調節換向閥兩端的節流閥,使換向閥與先導閥動作協調。
②合理調節潤滑油的壓力和流量。